之前说到看剧看出了汉人天性中的低道德感来源,其实也看到里面一句俗语「快刀斩乱麻」,引起我的胡思乱想。
我以及我所操持的小事业,被一位作者写了一篇长文,名为《一团乱麻》,人如其名,事亦如是。我承认情况确实一团糟,而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快刀斩乱麻」,果断、快速、一刀两断……都是我的命门。
世上的万事万物,唯快不破,兵贵神速——如果人生是一场战斗的话。
我记得多年前有一位同龄人,名叫胡玮炜的,她对自己团队的要求中,就有这么一条:Move fast,其他三个点是open, bold, innovation。她创办的事业,叫摩拜单车。当年摩拜单车爆得大红之后,她找到一个机会将其卖掉了,据说套现15亿,当时网上有热文《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篇文章将所有人形容为「被抛弃的」同龄人,totally loser.
在中国,「快」决定了一切。以前有一次住全季酒店(十年前了,现在可住不起全季),里面摆了一本创始人的书,里面阐述了他对在中国做生意的诀窍,有两个,一个是规模,一个是快速。因为中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超大规模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想要做成一个事情,如果你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到最大的规模,你必败无疑。这是他屡次创业成功所悟出来的洞见。要么第一,要么无,nothing but the first。这也能理解为什么「内卷」成为中国特色,因为成功只有一条路,所有人都挤、抢、夺,人踩人,相互倾轧,最后的胜利者,「一将功成万骨枯」。
但如果,像我以及我所从事的事业这样,天性就跟「快」绝缘呢?回答应该是:没有存在的必要。
可我仍想一驳:到了如今这个万般都在不确定的时代,也许恰恰是慢,才会最终走到最终呢……(当然,另一个角度的驳斥是:人生根本就不应该是比赛/战斗,没必要比快慢或输赢。)
不过我这里的「慢」要有个前提条件:稳。也就是西谚里的 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以慢而稳制胜)。
这也是纽约一个小众时装品牌的名字,设计师是Mary Ping,一位华裔,我非常喜欢她,虽然有时候觉得她是BLESS或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纽约版、都会版。
多年前,好像是2015年吧,准备给朋友主持的男刊《ELLEMAN睿士》写专栏,名字今天看来有点吓人,叫「物的清贵」——也许当时只是为了跟「清贫」唱反调。第一篇文章就叫《以慢而稳制胜》,是写传统夏布生产中的慢节奏,当时感觉像是写挽歌,真的是「从前慢」,题眼其实是那个时装品牌:slowandsteadywinstherace (SASWTR),文章只写了第一节:
成都的那场暴雨不期而至,我们被堵在酒店,怔怔地看着窗外的水雾喧哗。
在雨帘后面待了一整天,本来紧密的行程不得不慢下来,节奏也随之舒缓,接下来的几天,虽然也四处奔波,但心理上竟有点安适了。此次入川,主要是为了寻访中国最精致的全手工夏布而来,因为我的合作伙伴桥本先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喜欢来四川制作如发丝般精细的苎麻纱线。“日本可以出产很好的麻,但绩纱成线还得在中国做,因为只有这里仍然能做出世界上最细的苎麻纱线。”制纱的老婆婆住在深深的山坳里,只能摩托车才能抵达,但桥本先生从未与她们谋面。每年夏天,桥本先生从福岛县收取最洁白的原麻,以真空包装,亲自携至中国,交给一位姓李的先生。他是桥本先生合作了十多年的伙伴,他的任务是将原材料分发给各个山镇里的收麻人,只有他们才知晓哪个村子哪户人家能做出日本客户所要求的那种丝线,她们领到活计之后各自在家工作,一两个月之后,当桥本先生再来时,之前的那些原材料已经变成一箱箱“麻芋子”,它们像瓷器般位列一起,安安静静,自带光芒。
李先生特意带我们看了看这些纱线所织造出最精细的夏布,它们被很细心用白纸包着,两头扎着皮筋。当我们郑重地打开来,那些布真的是“薄如蝉翼”,展露在我们惊叹的目光之中,细嫩的质感如同婴儿,让人忍不住想触摸。我甚至觉得有微微的颤抖,空气中有一种咏叹调的感觉弥漫开来。
不是所有织工都能织出这样的神品,唯有极少数经验丰富、耐心认真的师傅才能胜任,工艺上的每个环节都很费功夫,一切须以最传统的做法进行。比如那些绩纱的老婆婆,即便再厉害,一天做下来也不过是一两的产量。因为苎麻的绩纱完全靠双手,纤维是一根一根地以指甲劈开,再首尾相接、搓拧,如此才能成纱成缕。这一过程无法被任何设备取代,只能靠着双手一点一点地绩。像桥本先生说的,同样是做纱线,蚕丝是“缫”的,即抽丝剥茧;而棉花则是“纺”,用纺车纺锤的;至于麻,则是“绩”。成绩、绩效,都来源于此,意思就是一根线接一跟线地积累,古语有“积少成多,绩麻成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虽然很慢,但只要持续下去,总能出结果的。山村幽深,静日绵长,那些老婆婆们自幼传习此艺,每天绩一点,一个月下来,就可以织一匹最顶级的夏布了。
真所谓“慢工出细活”,这样才能做出最好的东西出来。
后面罗列了三个要写的内容:
Elein Fleiss:手织物
Alexander Fury:工艺背后
SASWTR:以慢而稳致胜
现在想起来,这些内容好像还挺好,但当时似乎就开了一个头,后面的部分好像是被我的拖延症给拖没了——像我大部分事情一样:半途而废。
事实上也是被「慢」给拖没的。
可以说,现实世界中,要成功就必须得快,这几乎是一个真理。但偶有例外,譬如最近在推特(x.com)上看到一个视频,真正的龟兔赛跑。视频来自中国,在一圈人类的围观下,兔子和乌龟被人抱着开始比赛,一开始兔子就跑了出去,准确说是「蹿」出去的,但它马上停下来,东张西望,可能是被围观者吓住了。而另一边的乌龟,却不管不顾,按照它本来速度往前跑,准确来说是「拱」,没有停下来,没有一丝犹疑,笨拙但有节奏地,朝前拱。两相对比非常明显,一个快捷、敏感,行动易受外界影响,另一个则缓慢、迟钝,自主性突出,有自己的节奏,临危不乱。最终毫无悬念,乌龟取得了胜利。
你可以慢,但一定要稳。